足底筋膜炎其實是一個總稱,舉凡年老退化、運動過度、不當使用、骨刺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、體重過重、扁平足等,都有可能是造成足底筋膜炎的主因。
 

日常生活中,足部撐起我們全身的重量,給予全身穩定的支撐,而腳由許多的骨頭所組成,藉由肌腱韌帶穩固的包覆著,而足底筋膜也佔有不少的幫忙。

 

但若是使用不當、或是退化,造成足底筋膜壓力累積,甚至出現慢性發炎,久而久之就會演化成我們所熟知的足底筋膜炎。

 

足底筋膜炎
足底筋膜炎位置。圖片來源/網路
 

足底筋膜炎最典型的症狀,就是早上起床下床的那第一步,足跟出現劇烈的刺痛感,或是久坐辦公室,起來行走時的第一步,那椎心刺骨的疼痛感,都是足底筋膜炎找上自己的症兆。
 

這時,就會推薦各位前往就近的復健醫療院所好好治療,通常一般常見的處置:

  1. 熱敷/冰敷
  2. 電療
  3. 雷射
  4. 超音波
  5. 服用消炎藥物
  6. 震波(健保不給付、屬自費項目)
  7. 使用足跟墊
  8. 拉筋/足部滾筒
足底筋膜炎
足部滾筒及拉筋示範。圖片來源/網路
 

一般來說,在患有足底筋膜炎時,會先建議患者換雙有緩衝、氣墊的鞋子(比如說運動球鞋),不用說多貴的,只要是專門運動用的即可,有一半的人可以馬上獲得不錯的效果,若是換了鞋子依然效果不彰,那就必須好好認真的做復健,以及在家拉筋,再來就是要避免久站久走,取得良好的休息,才是復原最快速的道路。
 

作者/物理治療師 江紹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