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筋膜疼痛(肩頸痠痛)

現代人因為工作型態以及3C產品普及使用的關係,一天的生活裡,常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,是眼睛盯著電腦或手機螢幕的,在這樣的姿勢之下,我們總是把肩頸部的肌肉繃得很緊,也造成頸椎很大的負擔,加速了這個區域的退化,也讓疼痛變得更難治療。有時候,肩頸區域的大片筋膜發炎更會造成了頭痛、耳鳴、麻痛等現象,造成生活很大的困擾。
 

不論是像落枕這樣的急性疼痛,或是讓人動不動就想去按摩一下的肩頸慢性酸痛,通常都不是單一原因引起的。臨床常見,病人反覆換了好幾個品牌的枕頭、床墊、電腦螢幕架等等,疼痛卻仍時不時出現。
 

復健的治療包含儀器治療、貼紮治療,或是徒手治療以及運動指導,通常需多管齊下,才能徹底改善惱人的肩頸疼痛。

 

肌筋膜激痛點注射/乾針治療

什麽是『肌筋膜激痛點」?

肌肉纖維因為長期緊繃而導致對壓力與疼痛高度敏感的痛點,壓力疼痛耐受較低,有時會產生轉移痛。最常見有激痛點的肌肉群,有頸部、肩膀、肩胛骨、髖部、腿部的相關肌肉群。通常伴隨的症狀有頭痛、肩頸酸痛、上臂痛、下肢酸痛等。醫師可經由觸診在受影響肌肉可摸到條狀高張力的緊束帶

注射藥物的選擇?
常用的注射藥劑包括以下幾種,醫師會視情況選擇或搭配治療:
  1. 局部麻醉藥物:阻斷疼痛信號的傳遞,快速止痛。
  2. 高濃度葡萄糖水:屬於增生療法的一種,可以讓長期緊繃而品質不佳的肌肉纖維再度活化。
  3. 低劑量類固醇:快速改善局部發炎反應,提供有力的消炎效果。
  4. 肉毒桿菌素治療:具有對神經痛及肌筋膜痛的雙重止痛機轉,並且可調節張力過高的肌肉。
什麼是「激痛點注射」?

乾針治療指的是沒有打任何藥物,單純以中空的針具或針灸針對肌肉進行治療,醫師透過針在激痛點做局部刺激,使得肌肉跳動,達到肌肉放鬆,待肌肉及疼痛組織恢復後,疼痛及緊繃就會得到改善。

什麼是『乾針治療』?

乾針治療指的是沒有打任何藥物,單純以中空的針具或針灸針對肌肉進行治療,醫師透過針在激痛點做局部刺激,使得肌肉跳動,達到肌肉放鬆,待肌肉及疼痛組織恢復後,疼痛及緊繃就會得到改善。

注射後注意事項:
  1. 注射後如有暈針、不適感請立刻告知醫護人員。
  2. 局部注射處持續數小時麻麻的感覺,以及注射周邊少量瘀血,是正常的反應。
  3. 注射後當日不劇烈運動,不浸泡熱水,可淋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