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旋轉肌袖症候群/鈣化性肌腱炎/肩夾擠症候群

旋轉肌袖是圍繞在肩關節的四條主要的肌肉(又稱為肩旋轉肌)。經由旋轉肌袖的相互協調作用下,讓肩關節得以保持穩定,並做出各種復雜且大範圍的動作。而當這群肌肉受傷,就可稱為「肩旋轉肌袖症候群」,包含肌腱炎肌腱撕裂傷鈣化性肌腱炎滑液囊炎(積水) 等。

日常生活中累積性傷害是最常見的致病原因,上臂在動作時,不良的姿勢或過度的負擔,會改變旋轉肌袖結構跟動作模式,導致肩關節夾擠。尤其是手臂高舉過肩的活動,如寫黑板、晾衣服及投球等動作,動作過度造成肌肉或肌腱的血流供應減少、重複發炎,進而產生纖維化或撕裂傷。所有的旋轉肌腱中以棘上肌最為常見。

鈣化性肌腱炎

目前並未完全明瞭產生鈣化沉積的發病機制,醫界推測可能是反覆發炎、體質、免疫等原因,引發細胞外鈣鹽結晶的沉積。鈣化性肌腱炎在急性發作時,患者單側肩膀會出現劇痛,無法正常活動,甚至夜間劇痛入睡。病程可能持續數週〜數個月之久。

常見有哪些症狀?
  1. 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,但痛的程度及頻率因人而異,有些肌腱破洞或鈣化點不大的個案,也可能沒有症狀。
  2. 肩膀無力以及手抬高角度變小,甚甚至無法抬手。手始高後,往下時亦感到疼痛。
  3. 肩關節旋轉肌肌腱處壓痛明顯。
  4. 外展或上舉時感到疼痛,造成穿脫衣物、梳頭髮等日常生困難
治療方法:
  1. 口服藥物,基礎的儀器治療降低疼痛感。
  2. 鈣化性肌腱炎患者可採取震波治療。
  3. 徒手治療改善疼痛與姿勢,增加活動範圍。
  4. 高能量雷射治療:減少發炎,並改善疼痛。
  5. 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:(請與醫師討論)
    • 增生療法注射促進慢性發炎組織(肌腱、滑液囊)之修復能力。
    • PRP自體血小板/肌腱韌帶用之玻尿酸製劑:促進肌腱破損處癒合。
    • 鈣化點之穿刺、或抽吸、沖洗:可破壞鈣化組織,並可搭配其他注射療法進行。
    • 低劑量類固醇注射、滑液囊積液抽吸:急性疼痛期之症狀緩解。
  6. 搭配肩關節的復健式運動:放松伸展過度緊繃的肌肉,強化偏弱的肌肉,穩定肩胛骨及手臂骨(肱骨)的相對位置。請洽詢物理治療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