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肌肉性斜頸:寶寶歪脖子的原因與治療方式
許多父母可能會發現寶寶的頭總是歪向一側,或在拍照時總是有一邊臉比較靠前,這很可能是先天肌肉性斜頸(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, CMT)。這種情況俗稱「歪脖子」,通常在出生後不久就會出現,主要是因為一側的胸鎖乳突肌(Sternocleidomastoid, SCM)過度緊繃或短縮,導致寶寶的頭歪向患側,下巴偏向對側。
斜頸的可能成因
斜頸的原因可以分為先天因素與後天因素:
- 先天因素:
- 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良,長時間壓迫頸部肌肉
- 生產時頸部肌肉拉傷
- 少數病例可能與先天性頸椎異常有關
- 後天因素:
- 頸椎脫位或變形
- 痙攣型斜頸
- 頸部腫塊、感染或其他疾病
檢查、評估、治療
檢查與評估
醫師通常會使用以下工具進行檢查:
超音波:可清楚觀察胸鎖乳突肌的硬結大小、肌肉狀態,並判斷是否有手術必要。
頸部X光:協助排除頸椎異常或脫位,確保斜頸不是由其他骨骼問題引起。
治療方法
斜頸的治療效果與發現時間及斜頸嚴重程度密切相關,早期介入通常能達到最佳效果。常見治療方式包括:
- 保守治療(非手術)
- 患側胸鎖乳突肌的被動伸展運動
- 主動運動訓練對側肌力
- 超音波熱療或其他物理治療方式
- 日常生活姿勢調整,例如餵奶、拍嗝及睡姿注意
- 手術治療
- 適用於保守治療無效、年紀較大或肌肉短縮嚴重的個案
- 手術目標是放鬆緊縮肌肉,恢復頭頸活動與臉型對稱
家長須知
斜頸並不可怕,關鍵是早期發現、及早治療。家長若注意到寶寶頭歪、下巴偏向一側、或頭頸活動受限,應立即帶孩子就醫。大部分患者經過適當治療後,都能恢復正常頭頸活動與外觀,並避免後續併發症。
此外,定期追蹤也是非常重要的,即使寶寶看似恢復正常,也建議在成長過程中注意頭頸及肩膀的姿勢,確保肌肉和骨骼發育均衡。
此外,定期追蹤也是非常重要的,即使寶寶看似恢復正常,也建議在成長過程中注意頭頸及肩膀的姿勢,確保肌肉和骨骼發育均衡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