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力:孩子成長不可忽視的能力
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容易分心是常見的現象,家長或老師通常會透過口頭提醒或安排注意力訓練活動來協助。然而,注意力並不是單一能力,而是包含多種不同的形式。若能了解孩子在注意力上的特質,並針對性地提供訓練與輔助,孩子的專注力會更容易提升。從職能治療師的角度來看,注意力的分類不僅與大腦認知運作相關,也直接影響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的表現。
注意力的類型與生活例子
集中性注意力(Focused Attention)
- 定義:對單一刺激源保持專注,能察覺環境訊息並作出反應。
- 日常例子:聽到門鈴會轉頭看,眼前有物體晃動會去觀察,聞到異味會尋找來源。
持續性注意力(Sustained Attention)
- 定義:長時間保持對同一刺激或任務的專注。
- 日常例子:觀看電影、閱讀書籍或持續完成一項作業。
選擇性注意力(Selective Attention)
- 定義:從眾多訊息中挑選目標資訊,忽略其他干擾。
- 日常例子:課堂上專注聽老師講課,同時忽略同學的聊天聲或走廊的動態。
分散性注意力(Divided Attention)
- 定義:同時處理兩項或以上的活動或訊息。
- 日常例子:一邊聽老師講解,一邊抄寫板書,甚至邊聽邊操作實驗材料。
交替性注意力(Alternating Attention)
- 定義:能在不同任務或目標之間切換注意力,並完成任務。
- 日常例子:寫作業時,需要在閱讀題目、計算答案、抄寫筆記之間切換。
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
在生活中,培養孩子注意力並不僅靠單純的提醒或命令,而是需要環境、行為與策略的整合。首先,可以引導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,減少分心的來源。在進行學習或作業時,盡量安排安靜的環境,避免其他人或雜訊干擾,並建立固定的作業規範。當孩子成功完成任務後,適度的獎勵可以提高動機,讓專注力的練習更有正向回饋。
另外,輔助工具在培養注意力中也十分有效,例如在書桌上放置備忘紙條或任務順序提示,或用老師的照片提醒孩子專注於目標。透過閱讀活動和聽音樂,不僅能增加持續注意力,也能同時刺激聽覺與理解能力。規律的運動則有助於提升整體專注力與情緒穩定性。當孩子短暫分心時,給予幾分鐘的休息或情緒轉換時間,反而可以幫助他重新聚焦,形成更有效的注意力循環。最後,控制3C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,也能避免過度刺激造成注意力渙散喔。
另外,輔助工具在培養注意力中也十分有效,例如在書桌上放置備忘紙條或任務順序提示,或用老師的照片提醒孩子專注於目標。透過閱讀活動和聽音樂,不僅能增加持續注意力,也能同時刺激聽覺與理解能力。規律的運動則有助於提升整體專注力與情緒穩定性。當孩子短暫分心時,給予幾分鐘的休息或情緒轉換時間,反而可以幫助他重新聚焦,形成更有效的注意力循環。最後,控制3C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,也能避免過度刺激造成注意力渙散喔。
職能治療師的訓練重點
- 與日常生活相關性:注意力訓練不是純粹認知練習,而是結合生活活動,讓孩子/患者能回歸家庭與社區。
- 階段性訓練:先從單一、簡單活動開始,再逐步增加複雜度與干擾。
- 環境調整:降低不必要的干擾,使用提示、標示或助記工具,幫助患者專注完成任務。



